“独角兽”新聚集地!全省5家独角兽企业青岛崂山区占3家

  • 2019-09-07
  • 阅读686次
  •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在刚刚过去的8月,“独角兽”成了青岛科创圈儿的一个“热词”。

8月1日,国内最大的科创企业创新加速平台创业黑马集团,落户崂山区独角兽加速基地。

第二天,省工信厅确定5家企业为2018年山东省独角兽企业,青岛企业就占了4家,其中有3家为崂山区企业。

仅10天后,崂山区就发布了针对上榜独角兽企业的奖励政策,首次提出对山东省认定的独角兽企业奖励50万元,对经国家权威部门认定的独角兽企业奖励100万元。

在有关青岛“独角兽”的信息“热力图”中,崂山区无疑是最具热度的焦点区域。

其实,在今年5月初,国内最早研究及发布独角兽企业的智库机构长城智库,就在北京发布了《2018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青岛日日顺物流有限公司、青岛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杰华生物技术(青岛)有限公司三家崂山企业一齐上榜,而放眼全国范围,拥有3家及以上独角兽企业的区县仅有8个。崂山区可以说是一跃成为“独角兽”新的聚集地。

独角兽企业须在创办十年内估值超过10亿美元,具有爆发增长的巨大潜质且数量稀少,对全球新经济发展呈引领之势。

为什么崂山区能一下子诞生三家“独角兽”?

这三家独角兽企业分属生物医药、智慧物流和新文娱三个不同的产业领域,而且既有招引而来的外地企业,也有本土培育出来的。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崂山区独角兽企业的共通之处在于科技属性极为明显,均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前沿技术创新是其一大标志。例如,杰华生物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生物新药“乐复能”,成为我省历史上首个获批的1类新型生物制品,也是我国第一次在世界卫生组织之前命名的新药名称。聚好看累计申请专利300余项,拥有软件著作权30余项,攻克了三网融合产业、现代服务业、智能电视产业中的系统平台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这种“硬科技”属性与国内大多数独角兽企业不同。根据恒大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独角兽报告:2019》,科技含量不高是国内独角兽企业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之一,以互联网企业为主、更侧重模式而非技术创新的格局仍未改变。

三家独角兽企业的科技属性,与其所在区域的产业基因一脉相承。崂山区的立区之基就是高科技工业园,具有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和积淀。以知识产权创造数据为证,去年,崂山区PCT国际专利申请768件,占全省总量近1/2;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00件,连续十年保持全省县(市、区)第一。

近年来,崂山区更是集中向智慧产业等“6+1”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发力,其产业布局与国内“独角兽”的行业分布“不谋而合”——2018年国内独角兽企业最集中的十大行业中,有7个产业与该区的重点产业“重合”,包括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金融科技、生物医药、大数据、智慧物流和新文娱。

大企业通过平台化转型孕育新动能,是崂山区培育独角兽企业最重要也是最独特原因。”王德禄分析道,崂山区通过强化领军企业对创新创业的带动与溢出作用,支持海尔、海信等大企业顺应开放式协同创新规律,依托自身产业资源、品牌资源、管理经验等搭建双创平台,赋能日日顺物流和聚好看等科技型企业。此外,崂山区“独角兽”的“后备军”同样具备这样的特点,在省工信厅发布的2018年山东省准独角兽企业公示名单中,上榜的两家青岛企业日日顺乐家和雷神科技均为海尔创新生态中的企业。

从全国范围来看,传统大企业以内部孵化与战略投资等方式加速孵化独角兽,是独角兽诞生的新路径。去年,共有10家国内传统大企业孵化出了14家独角兽,而崂山区已经成为这一独角兽培育模式的先行者。以日日顺物流为例,海尔集团营造开放创新生态,搭建海创汇创客孵化平台、产业全要素服务平台COSMOPlat,为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技术等资源,助力日日顺物流从企业物流成长为智慧物流企业。日日顺物流副总经理王一铎告诉记者,“海尔从2000年就开始孵化小微,日日顺物流之所以成长为独角兽企业,是因为我们让一个富有希望的产业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从“大树底下不长草”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王德禄认为,日日顺物流和聚好看两只独角兽的诞生,印证了传统产业与新经济的结合所带来的爆发性机遇,代表着区域新旧动能转换的巨大突破。

然而,成为独角兽新聚集地的崂山区,并非没有挑战。此次上榜的三家独角兽企业平均估值为22.69亿美元,与全国202家独角兽平均36.9亿美元的估值相比,差距不小。三家企业估值的排名也都在榜单的50名以后,离估值1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的诞生还有很长的距离。

机遇与挑战并存。北京、上海、杭州和深圳一直是我国独角兽企业主要集聚地,2017年一度包揽了全国八成以上的独角兽。而最新的趋势显示,独角兽聚集地正在由集中渐趋分散,2018年上述四市的独角兽占全国总数的比重就下降到了77%,而青岛、西安、合肥、银川等10个城市首次出现独角兽。在这一趋势下,崂山区有了更多机会吸引新的独角兽落户。

如何才能让更多独角兽在青岛,在崂山成长起来?

独角兽企业大多是典型的智慧密集型企业,人才的支撑是这些企业成长的根本力量。在赴京参加独角兽企业发布会的行程中,聚好看总经理于芝涛密集地安排了几场面试,“青岛需要更多互联网开发、运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人才,希望政府能在人才住房、落户、补助等方面打造更完善的环境,吸引充足的人才助力企业成长。”

此外,在已有三家独角兽的基础上,崂山区正在建立一个独角兽培育的梯次队伍。在崂山区此前启动的独角兽、瞪羚企业行动计划中,青岛亿联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海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博智汇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31家企业入围首批瞪羚企业,这些企业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硬科技属性和高层次人才创业特色凸显,智慧产业企业占到三成。崂山区提出,到2020年底,力争引进培育独角兽企业5家,瞪羚企业100家。

同时,崂山区正在用市场化的手段优化独角兽成长环境。新成立的创业黑马青岛独角兽加速基地将聚焦微电子、智能制造、AR/VR、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通过共建城市创新名片塑造计划、独角兽加速基地、独角兽创新学院、独角兽产业集群、独角兽产业基金等,在5年时间内,为崂山区引进200多家科技企业落地,打造培育引进独角兽、赋能传统产业升级的全生态加速示范基地。


羚客有话说 条评论